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工作动态  >> 正文

示范区建设成果丰硕滨海新区驶入知识产权保护“快车道”

自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以来,滨海新区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开局、高水平落实,64项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六项重点工程落实到位。通过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服务体系、推进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已成为推动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引擎。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开辟特色保护路径。高位布局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单独设立滨海新区知识产权局作为区政府工作部门;建立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办公室,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职能延伸;完成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审合一改革,设立集中履职知识产权检察办案机构;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建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助力2家企业完成1000万元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

二是夯实法治基础,激活快速保护要素。专利重复侵权案件入选全国专利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审结 “先行裁驳、另行请求”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区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快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的决定》,为破解知识产权保护难点堵点问题提供有效制度供给;强化“府检联动”,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体系行政司法等多部门签署《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合作框架协议》,为知识产权保护纵深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三是释放智慧效能,织密严格保护网络。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新增“新能源”产业领域快速预审服务,服务范围扩增至天开高教科创园及各区科技园区;首创“订单+专家”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建立4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和20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为新区战略科技主体提供精准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建行政司法共享的60人技术调查官队伍,为104家重点企业配置知识产权保护专员。

四是深化国际合作,筑牢同等保护防线。与新加坡专利代理人协会建立合作机制,组织开展4期联合培训,为8家新加坡驻津企业开设宣传专场;开展“跨国知识产权纠纷分析”“国外知识产权诉讼应对”等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系列培训,受众外向型企业达到600余家;设立欧盟区&法国和日本2家海外维权服务站,为中国涉外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在10家企业建立海外专利保护试点,为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提供有效信息支撑和对策建议。

滨海新区知识产权局将紧紧围绕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在示范区建设高质量成果基础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推动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再上新台阶,打造创造提升、运用增强、保护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升级、合作深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滨城样板。


附件: